首页 > 资讯 > 夏永萍夏永胜(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)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_《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》全集在线阅读

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

《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》

清炖溪鱼

本文标签:

最具实力派作家“清炖溪鱼”又一新作《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》,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,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夏永萍夏永胜,小说简介:夏家兄妹的父母既重男轻女又自私自利,好在大哥夏永华承担起了照拂弟妹们的责任,然而一场车祸夺去了大哥的性命,二姐夏永萍只得挑过了重担。然而母亲李桔芬在此时又怀上了孩子,一家子生活过得更加鸡飞狗跳。父母对老来子的偏爱,使得他们更加忽视夏永胜、夏永琴兄妹俩。无奈夏永萍拉扯着不受宠的弟妹艰难成长,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考验,终于各自成家。夏家兄妹几人在岁月中尝尽了酸甜苦辣,相互扶持,各种成长。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,但夏家的几个儿女们总是能在生活中找到新的希望。...

来源:fqxs   主角: 夏永萍夏永胜   时间:2023-11-06 06:10:42

《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》小说介绍

很多网友对小说《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》非常感兴趣,作者“清炖溪鱼”侧重讲述了主人公夏永萍夏永胜身边发生的故事,概述为:这天的晚饭吃的异常安静,一家人各吃各的。夏长河倒是没有在饭桌上嫌七嫌八永萍做的菜了。只是吃完后,也没收拾碗筷,走到诊室门口,点上了一支红壳子牡丹香烟。夏永萍麻利地收拾好了碗筷,放到池子里,洗了双手就走到夏长河身边...

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第十章 暑假在线免费阅读

木已成舟,接下来夏永萍要做的,只有想办法安抚好父母,主要是她老爹,给永胜出上高中的学费。

毕竟,按照夏长河夫妻俩的抠搜劲儿,不给永胜学费这句话,很有可能成为事实。

这天的晚饭吃的异常安静,一家人各吃各的。夏长河倒是没有在饭桌上嫌七嫌八永萍做的菜了。只是吃完后,也没收拾碗筷,走到诊室门口,点上了一支红壳子牡丹香烟。

夏永萍麻利地收拾好了碗筷,放到池子里,洗了双手就走到夏长河身边。

父亲的烟味儿,熏得夏永萍直咳嗽。

“爸,你还记得阿华刚考上大学那会儿吗?”

“记得,怎么不记得,那天还给你们都煮了鸡蛋面、红烧肉吃。”

“连居委会的阿红阿姨都来道喜了,巷子那头的大黑板上表扬阿华的消息挂了整整一个月头哩!”夏永萍补充道。对于大哥考上大学这件事情,夏长河还是十分骄傲的。只是现在,随着夏永华一起消逝了。

“爸,你想啊,我中专毕业,就算进得了县医院里工作,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百五十块。大哥的工资可是有三百五十块,差了整整两百呢。”

夏长河一下听出味儿来,夏永萍是在替弟弟永胜当说客。

可永萍说的,也不无道理,中专毕业的比起大学毕业的,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。

“永胜,他还指不定能不能考上大学呢,长这么大,都还没拿过一张奖状来。”夏长河掐了烟头,长长地吐出一团烟雾。

“人家都说男孩子成绩要到高中了才能窜上来,永胜既然想考,在高中里一定能好好学的。再说了他的数理化可一点儿也不差。”

“嗯?他的数理化,是永华教的,底子是还可以。”夏长河缓缓道。

夏长河心里盘算着,让永胜去读大学也没关系,如今有了小儿子,日后这个诊所早晚要交给小儿子。永胜去读了大学,就不用掺和进诊所的事件来,不至于到时候分家麻烦。

“爸,你难道不想家里再出一个大学生吗?”永萍抓紧问道,“你想想,阿华在的时候,每个月贴补家里的都够一年的学费了。”夏永萍知道这个属貔貅的老爹,一向是不做亏本买卖的,就算是在麻将桌上都能从中刮出不少铜钿来。

夏长河到底是松了口,“读高中就读高中吧,至少大学回来分配的单位好。不像你,到时候我还得送人情给你找工作。”

“那……永胜的学费……”

到底是女儿来求情,这囡囡长大了,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。

夏长河把烟头扔在地上,用脚踩了踩,“家里也不差他这么几块钱的学费。”

“爸,你这是答应了?我这就去跟永胜说去!”

夏长河点头。

终于劝动了父亲,永萍心中畅快,冲进厨房就跟弟弟“报喜”。

“爸答应了,学费也给你出。只是你自己要争气啊,想想大哥。我们家还等着出第二个大学生呢。”

永胜正在洗碗,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些生机来,“阿姐,你在爸面前替我说好话了吧。”

永萍点头,“嗯,阿胜,以后这种话,要你自己说给爸妈听。”

永胜点点头,继续洗碗,没有说话。

永萍心里想,明明是一个娘的肚皮里出来的兄弟,性格可叫个天差地别!

永华爽朗明快,而永胜这幅优柔寡断的性子,也不知是像了谁。

中考完的这个暑假,夏永胜还陷在忐忑之中。

中考成绩还没有出来。

他倒不是担心考不上高中。

永宁高中有个快班,凡是想要考大学的都在这班里,县里的人都叫它大学班。也只有这个班上,每年能出几个大学生。

夏永胜偏科,他在担心自己进不了这个只有二十来个人的尖子班。

要是中考之前大哥能给他辅导一下就好了,夏永胜心想着。可是大哥,去年夏天的时候就过世了。

大哥过世前,还给永胜辅导过代数。此时此刻,永胜的心里无比想念着大哥。

逼仄的阁楼里只有一扇小窗,七月的日头已然将阁楼烤得滚烫。

夏永胜就坐在床边,翻着二姐永萍给他找来的大哥上高中时候的课本,一头钻进了课本中条条框框的公式里。

他自知自己不如大哥聪明,只有比大哥更加努力才能像大哥一样考上大学。

永萍给他找来的,除了课本还有永华当年摘抄来的习题集。父母抠钱,连本辅导资料都不愿给永华买,永华只好借了同学的,抄在学校发的练习本上。好在永华成绩好,班里的同学也愿意将买来的习题册借给永华。每次借完,永华都会把习题册上那些大题、难题的答案写在一张薄薄稿纸上。永华的字迹端正,稿纸上的解题步骤详尽清晰,一条条列下来倒像是什么书法作品似的。

夏永胜翻着大哥的高中课本,不由得佩服起来。

大哥的课本用旧报纸包了书皮,然后用毛笔端正地写了科目在书皮上。书页的边角都没有打卷儿,要不是里头密密麻麻地记着笔记,除了有些发黄倒像是本新书一样。足以见得大哥对课本的珍惜。

他捏着一支短短的铅笔,拿了一张薄的近乎透明的稿纸,推导着大哥摘抄的题目。自己解一遍,再看一遍永华推导的步骤,就好像大哥还在身边辅导自己一样。大哥的字迹是那样的熟悉,一排排公式数字,在此刻永胜的眼里变得赏心悦目起来。

夏永胜下了决心,这个暑假要将高中的课本都预习一遍。

“哒!”一颗汗珠子从发缝里落了下来,滴在了习题本上,永胜想用衣服去擦,可身上这件背心早已被汗水浸透,在旧本子上一划拉,纸张马上皱巴起来,越擦,皱巴的面积就越大。看着心爱的大哥的遗物被自己这样“糟践”了,永胜的心里十分愧疚。却又不敢再去摩擦这存放多年的纸张,只得停下来,将本子摊在窗台上,让太阳把这还有些湿的本子烤烤干。

小说《八零故事:巷里人家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为您推荐

小说标签